朱元璋到底長啥樣,?諸葛亮真人帥嗎,?李清照美不美,?
“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剛剛在國博開幕,。50余幅明清肖像畫中,既有帝王將相,,也有才子佳人,,兩幅相對而立的朱元璋正形像和異形像更是頗有趣味,不知觀眾會pick哪一個,?
朱元璋異形像(左)和正形像(右) 國博供圖
正形像VS異形像 朱元璋為何相貌反差大
亮相此次畫展的《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來自晚清民國時期畫家俞明所繪,。在此圖右下側(cè),有朱文方印“俞明恭摹”,,此圖的原本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朱元璋正形像中較為標準的畫像,為其壯年形象,。由此可見,,朱元璋本身長相并無特異。
而另一幅《明太祖朱元璋異形像》并無款識,,從畫風來看為明代作品,,畫中形象則頗符合民眾印象中流傳的朱元璋長相,即臉頰變形拉長,,下巴向前凸出,,臉上不同程度地布滿黑痣,“鳳眸龍頭,,黑痣盈面”,,與正形像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
在16日的媒體場中,,策展助理李文秋博士向記者介紹,,在歷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肖像是存世量較為豐富的,其相貌的反差也是最大的,。在清人胡敬(1769—1845)的《南薰殿圖像考》中,,記載的朱元璋畫像就有十二幀之多。在存世的朱元璋畫像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有十數(shù)件,,而民間所藏者,也不在少數(shù),。
同一個人的畫像,,竟有著如此天壤之別,這在中國歷史上的確是極為罕見的,。
他認為,,朱元璋異形像之所以流傳很廣,甚至在傳世的朱元璋肖像中,,無論各大博物館,,還是民間所藏,其異形像都以壓倒性多數(shù)勝過正形像,,主要原因在于容易滿足普通民眾對皇帝的神秘心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對其異形像的推波助瀾,因而自明代洪武年間直到清代,,關(guān)于朱元璋的異形像就大行其道,。但好在文獻與畫像俱在,仍可以判斷出歷史真相,。
國博藏明清肖像畫千余幅 后續(xù)將不斷整理
此次畫展共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五十余件(套)展品,,展覽分為“帝王•皇族”“雅集•行樂”“名臣•名士•閨秀”和學者像傳四個單元。
明 《趙匡胤畫像軸》國博供圖
展覽的策展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表示,,明清肖像畫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收藏特色之一,館藏數(shù)量多至近千件,。今后將會不斷發(fā)掘出更多展品以饗觀眾,。
明 《諸葛亮立像軸》國博供圖
他介紹,明清兩代的肖像畫,,寫實和寫意兼具,,宮廷與民間并行,并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興盛期,。而且明清時期在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思潮多元的大背景之下,肖像畫不再是宮廷權(quán)貴與上層社會人物的專享,庶民人物也成為肖像畫的主角,。除宮廷畫師專繪帝后,、功臣、歷代明賢肖像畫外,,應民間日漸增長的肖像畫制作之需求,,大量的民間肖像畫家應運而生,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不少職業(yè)畫家,。
清 《李清照像》國博供圖
此次展覽中,,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上,,名臣和名士都在明清肖像畫中占據(jù)重要分量,。名臣、名士肖像,,既有朝服,,也有便裝;既有端莊的正面像,,亦有隨意的行跡圖,,具有膜拜、瞻仰與紀念的意義,。展陳上為了呼應這些畫作,,還在現(xiàn)場布置了花翎、笏板等配套文物,,并復原了一個明清風格的書房,,紙墨筆硯俱全,清雅幽靜,,頗有意趣,。
責編: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