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香港達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勇的故事
導讀:“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航母從烏克蘭來到中國的經歷,,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有的人敢昧心說謊話圖貪天之功,,有的更是捏造事實,憑空出現不少玄幻,,而真正對購買“瓦良格”號航母重大貢獻的大多數人卻很少發(fā)聲,,直至近幾年,為了揭露一些人的丑惡行徑還原歷史真相,,才站出來澄清一些被歪曲了的事實,,此前中國國際新聞傳媒集團就有關購買“瓦良格”號航母事實發(fā)表了四篇報道:《中國“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航母不是徐增平先生購買的》;《讓證據說話:“瓦良格”號航母是戴岳和張勇購買的》,;《讓法律說話:揭開東方匯中購買“瓦良格”號航母神秘面紗》,;《瞞天也難過海
徐增平購買“瓦良格”號航母的真相與謊言》。把以“私人名義,,國家背景,,商業(yè)運作”模式運作購買“瓦良格”號航母的真實過程有理、有據,、有節(jié)的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篇報道發(fā)表之后,國內外媒體紛紛轉載,,爭相報道,,在中國大陸以及海外廣大網民中引起了極大關注。
今天這篇文章,,是海軍政治部一級作家李忠效先生采訪當事人后所作,,授權中國國際新聞傳媒網首發(fā),以此來慰藉對購買瓦良格號做出貢獻的張勇老先生及其團隊成員,。
本文作者李忠效
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首航母“遼寧艦”交接入列;2012年11月23日,,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首次著艦成功,。此乃華夏大事,世界萬眾矚目,,國人歡欣鼓舞,。在航母問世100年之后,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艦,。
眾所周知,,“遼寧艦”是由蘇聯時期尚未完工的“瓦良格”續(xù)建而成的,而“瓦良格”來中國的背景撲朔迷離,,現在網上流傳的故事,,徐增平的名字出現率最高,實際上參加這項工程的人員很多,,有一個名字很少在媒體上出現,,他就是香港達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勇。在“瓦良格”工程中,,他不是主要人物,,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就如同排球比賽中的“二傳手”,。
一,、加入“瓦良格”項目團隊
張勇是山東省蓬萊市人,1938年出生,,1948年移居北京,,1955年在北京第26中上學時入黨,1962年大學畢業(yè)后曾留校工作,,1963年起,,先后在北京、西安,、武漢工作,,歷任工程師,、總經理、公司董事等職,,1989年移居香港,,任香港達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并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
張勇先生近照
1998年8月的一天,,張勇接到一個北京朋友的電話,讓他到北京來一趟,。他到北京之后才知道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購買“瓦良格”航母的事情,。澳門創(chuàng)律是個“空殼公司”,主要業(yè)務還是在香港,。他被朋友推薦給負責操作“瓦良格”項目的泰信達公司董事長吳總,因為他有香港的身份,,便于在香港和澳門開展工作,,可以幫助泰信達公司協(xié)調與香港創(chuàng)律公司的關系。
張勇的達程公司設在香港會展中心的大樓里,,公司員工不多,,辦公面積才100平方米,華夏證券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邵淳到香港考察,,認為香港創(chuàng)律公司董事長徐增平的辦公場所太大,,太奢華,看中了張勇的公司,。
邵淳對張勇說:“你這里可以作為華夏的一個窗口公司,。我們沒有合適的人選,派不出人到港澳來,,你的身份,、你的經營理念、你的處事方式,,很適合與華夏合作,。把你的資源貢獻出來吧!咱們一起干,,房租費,、人工費、水電費,,全部由華夏提供,。”,。
最后邵淳對張勇說:“我寧肯把華夏的錢丟在你這里,,不能丟在徐增平那里,。他太鋪張了,把錢放在他那里我不放心,�,!�
后來張勇又在北京釣魚臺大酒店與邵淳見過幾次面,邵淳對張勇說:“‘瓦良格’項目是大事,,目前比較隱秘,,對外、對家人都不要說,。大家以后在工作中慢慢互相了解,,增加默契,目的是為了一個目標――把‘瓦良格’項目搞好,�,!�
從1998年10月份開始,張勇代表泰信達和華夏證券公司在香港負責“瓦良格”項目的對外聯絡和辦理有關的法律文件,。
1998年10月10日,,澳門創(chuàng)律娛樂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臺大酒店召開新董事會成立會議,張勇當選澳門創(chuàng)律旅游娛樂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
《會議紀要》其中一條內容是:“為確保航空母艦在本年10月底務必離港,,爭取在本年10月底之前籌措2000萬美元,做公司應付款項,�,!�
由此可見,香港創(chuàng)律公司根本沒有錢,,實際上是徐增平利用“瓦良格”這個項目到處融資,。在此之前,徐增平以“國家行為,、民間操作”為由,,已經從華夏證券公司借走了8000萬人民幣,還想讓華夏證券公司出錢,,邵淳向他要“紅頭文件”,,他說文件事國家機密,不能出示(實際上根本沒有這個文件),,可以請有關領導面談,。
1998年10月21日,邵淳見到了元帥賀龍之子,、海軍副司令員賀鵬飛,。邵淳從賀鵬飛那里了解到的情況,與徐增平所說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根本不存在什么紅頭文件,,也不是國家行為,,民間操作,只是他很希望把這個船買回來,。
賀鵬飛對邵淳說:“把‘瓦良格’買回來,,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是中國海軍的夢想,,希望你們繼續(xù)與徐增平合作,。”
賀鵬飛最后說:“這次是中華民族唯一的機會,。因為以前不會有人賣給我們,,以后也不會有。這是最后的機會,,如果錯過,,我連自己都不會原諒�,!�
邵淳被賀鵬飛感動了,,決定繼續(xù)支持徐增平購買航母。他向賀鵬飛表態(tài):“賀副司令,,你放心,我會盡快把款項湊齊,,絕不會影響‘瓦良格’啟航,。”
1998年10月29日,,華夏證券公司又給北京泰信達公司轉去1.5億元人民幣,。加上前期轉去的8000萬人民幣,華夏證券公司已經為這個項目投資了2.3億人民幣,。
吳巍根據事先與徐增平協(xié)商的方案,,留下500萬元作為項目運作經費,給香港創(chuàng)律公司深圳辦事處轉去1.45億元人民幣,,共計2.25億人民幣,。
二、受命催促“瓦良格”啟航
1998年10月31日是“瓦良格”離開烏克蘭黑海造船廠的日子,,徐增平那邊卻悄無聲息,。邵淳很著急,那么一大筆款項撥出去了,,不能“打水漂”�,。�
到了1999年初,,還沒有“瓦良格”啟程的消息,。邵淳十分著急,,催問張勇怎么回事,張勇就去催徐增平,。
張勇來到徐增平的辦公室,,對他說:“老徐,‘瓦良格’怎么還沒動�,�,?”
張勇的年紀比徐增平大,徐增平對他比較客氣,,就說:“老哥,,我現在缺錢啊,!你替我跟邵淳說說,,再給我90萬美金,我就能動了,�,!�
張勇非常不解:“華夏之前給你的那些錢呢?”
徐增平說:“原來沒想到花錢這么多,,租拖船要花錢,,疏通各種關系要花錢,哪里都需要錢�,�,!”
不能說徐增平的話沒道理,但也不能全信,。張勇在考慮下一步怎么辦,,不給他錢,航母動不了,,給他錢,,就能保證航母會動么?前期華夏證券公司給徐增平打款,,是通過泰信達公司辦的,,張勇沒經手,具體數字他不知道,,不過他聽說數額很大,,按照當時的匯率,也有二三千萬美元了,。
張勇說:“徐總,,不能再拖了,再拖,,北京的信譽就沒有了,�,!�
徐增平點點頭,若有所思,。
邵淳見徐增平沒有動靜,,很著急,要查徐增平的賬目,,徐增平一開始不給,,在張勇的在三催促之下,只好把有關單據拿出來了,。單據很多,,很多是外文,徐增平大概以為別人看不懂,,沒想到還是被查清楚了:華夏證券公司通過泰信達公司一共支付給徐增平2.25億人民幣,,約2600萬美元,徐增平支付給烏克蘭黑海造船廠的資金僅1000萬美元,,另外1600萬美元不翼而飛,。
邵淳一看,大怒,。其它資金肯定被他挪用了,!
發(fā)現徐增平挪用“瓦良格”項目的資金以后,邵淳的思想斗爭很激烈,,他心里清楚,,不能讓徐增平繼續(xù)操作這個項目了。邵淳與張勇商量,,成立香港達程投資有限公司,并將香港達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華夏證券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全權處理“瓦良格”項目的相關事宜,。張勇表示同意。
1999年3月6日,,香港達程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自從參與“瓦良格”項目之后,張勇便逐步減少了達程有限公司的其他業(yè)務,,全力以赴地打理與“瓦良格”項目相關的業(yè)務了,。
三、兩次主持澳門創(chuàng)律股東大會
徐增平挪用的1.8億人民幣無法追回,,邵淳開始考慮增持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股權,,并準備“另起爐灶”,選一家有軍方背景的公司來取代泰信達公司,,最后選定了東方匯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1999年3月16日,,東方匯中公司正式從泰信達公司手中接管“瓦良格”項目,東方匯中公司派出副總經理戴岳負責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業(yè)務,。
1999年4月上旬,,烏克蘭黑海造船廠給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發(fā)來一封律師函,催促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交納購買“瓦良格”號航母的余款800萬美元,,滯納金,、滯港費以及罰金500萬美元,共計1300萬美元,。其中800萬美元競拍余款必須在4月30日前付清,,否則將視為毀約,前期已交納資金不退,。
經過半個多月的反復談判,,徐增平同意出讓80%的股權,由華夏證券公司負責再出1300萬美元辦理“瓦良格”項目,。1999年4月30日,,在烏克蘭方面規(guī)定期限的最后一天,由張勇將800萬美元尾款匯往烏克蘭,。
在徐增平出讓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80%股權以后,,他就是小股東了。1999年8月3日和1999年10月9日,,張勇受大股東的委托,,兩次在澳門友誼大馬路置地廣場23樓2301室力圖律師事務所主持召開股東大會,第一次是改組“創(chuàng)律”管理層的有關成員,,徐增平由董事長降為普通經理,;第二次是宣布免去徐增平在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一切職務。也就是說,,從1999年8月3日開始,,徐增平就不再主持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工作了。
現在香港媒體上報道“瓦良格”離開黑海造船廠的時間是1999年7月,,實際上“瓦良格”離開黑海造船廠的時間是2000年6月14日,,是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接手“瓦良格”項目以后辦理的離港手續(xù)。這時不但與徐增平毫無關系,,與邵淳也沒有關系了,。為什么徐增平要說是1999年7月呢?張勇認為,,不是徐增平得了健忘癥,,把日子記錯了,而是他這個時候在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還有話語權,到了8月,,他就沒有話語權了,。但是他忽視了一個問題,“瓦良格”啟航的時間,,比他失去話語權的時間更好查,。這無疑是“弄巧成拙”。
四,、為“瓦良格”三次奔赴烏克蘭
東方匯中公司接手“瓦良格”項目以后,,推進速度比原來快了很多。1999年8月下旬,,受邵淳的指派,,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新任總經戴岳和副總經理張勇前往烏克蘭處理“瓦良格”項目。
在去烏克蘭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華夏證券公司在1999年4月29日獲得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80%股份之后,公司董事會決定:要集中保管“瓦良格”項目的所有文件,。并指定由張勇負責找徐增平索要“瓦良格”項目的有關文件和印章,。張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有關“瓦良格”項目的文件都要來了,,最后還缺一枚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印章,。
從徐增平交出的文件來看,買船的正式合同還沒簽,,造船證,、船主證等很多手續(xù)還沒有辦,原來徐增平所說的“幾號離碼頭”,、“幾號拖回”全部都是謊言,,正式買船合同都沒簽,人家怎么可能讓你把船拖走,?邵淳得知這個情況,,指示戴岳和張勇盡快赴烏克蘭辦理相關手續(xù)。但是,,去烏克蘭與黑海造船廠簽訂正式買船協(xié)議,沒有印章怎么行,?
張勇找到徐增平,,對他說:“徐總,現在的澳門創(chuàng)律,,你沒有話語權了,,什么都交出來了,公司章子放在你那,還有什么用呢,?放在你那只能耽誤事,!我們去烏克蘭的機票都買好了,馬上要出發(fā),,難道你不希望我們把‘瓦良格’這個項目搞成,?”
徐增平無法再推托下去了,就說:“好,,我讓梁秘書找出來,,給你送去�,!�
第二天,,香港創(chuàng)律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小梁把圖章送來了。張勇拿著圖章反復端詳,,總覺得哪里有點不對勁兒,。前面要了那么長時間,徐增平一直不給,,這次怎么突然變得這么痛快,?
張勇把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與“瓦良格”項目有關的文件拿出來,仔細查看上面的印章,,將手里的印章和文件上的圖章對了一下,,果然發(fā)現了問題――這枚印章比文件上的圖章小了一圈兒!
張勇馬上把這個情況向遠在北京的邵淳做了通報,,邵淳很生氣:“徐增平搞什么名堂,!”
張勇和戴岳第三天就要起程去烏克蘭了,時間緊急,,如果再找徐增平要原章他不一定配合,,反而會打草驚蛇。邵淳當即立斷,,對張勇說:“馬上按照原來的樣式重新刻一個,。”
張勇說:“好的,。也只能這樣了,。”
張勇連夜在香港找了一家“24小時電子快刻”刻章社,,花了300港幣,,按照原來文件上圖章的大小,重新刻了一枚“澳門創(chuàng)律旅游娛樂有限公司”的印章,。第二天取回來一對比,,正合適,并用這枚新的印章在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授權書上蓋了章,總算沒有耽誤他們的行期,。
張勇和戴岳來到烏克蘭黑海造船廠,,與造船廠的有關人員見面。船廠辦公室主任仔細打量了張勇和戴岳這兩張陌生的面孔,,拿著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授權書,,對著以前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把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兩個圖章重疊在一起,,迎著窗外的陽光進行認真的比對,。他們的這個舉動,讓張勇和戴岳不由得互相對望了一下,,會意一笑,。很顯然,徐增平已經提前通知了船廠,,讓他們認真檢查印章,,如果印章對不上,這伙人就是冒牌兒的,。
張勇心想:好玄,!多虧出發(fā)之前多了個心眼兒,要不然這一趟烏克蘭就算白跑了,!
這次烏克蘭之行,,張勇和戴岳與烏方簽訂了兩個文件:一個關于購買“瓦良格”航母的附加協(xié)議書;一個是正式購買瓦良格的議定書,。
1999年10月中旬,,張勇再次與戴岳一起前往烏克蘭,雙方簽訂了“瓦良格”號航母正式買賣合同,。這個合同簽訂之后,,造船廠向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移交了“船主證”、“造船證”,、“單程出航許可證”,、“無債務糾紛擔保書”、“商會原產地證書”,、“海事登記局驗船證明”,、“船艙水流結構分布圖”、“船體結構圖”,、購船發(fā)票等10份文件資料,。這些文件資料是“瓦良格”來中國的海上通行證,缺一不可,。
1999年12月14日,張勇第三次去烏克蘭,此行的目的是去找一家設在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廠附近的國際船舶評估公司,,與其簽訂為“瓦良格”進行價值評估的協(xié)議書,。
3月下旬,張勇收到評估報告,,厚厚的一大本,,裝訂很精致。根據股評公司的嚴格評估,,“瓦良格”當時的價值是2.8億美金,。
邵淳得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對張勇說:“你為公司立功了,!”
華夏證券公司為“瓦良格”支付的經費,一共3.6億多人民幣,,約合4400萬美元,。也就是說,船還沒拖回來,,身價就已經升值約兩億多美金,。雖然將其拖回來還要花錢,但是回來以后,,可能還會升值,。
五、把“瓦良格”文件上交國家
1999年12月,,因有人舉報邵淳“違規(guī)操作”購買“瓦良格”號航母,,上級宣布邵淳停職接受調查,“瓦良格”項目處于無人監(jiān)管狀態(tài),。2000年3月,,負責運作“瓦良格”項目的東方匯中負責人擅自決定以“瓦良格”做抵押物進行融資,并與一家臺灣公司“密切接觸”,,邵淳得知這一消息,,立即上報中央。很快中央領導批示,,要不惜代價把“瓦良格”拖回來,,決不能落入臺灣人之手。隨后,,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接管了這個項目,。
2000年4月2日,張勇接到北京的通知,,“瓦良格”號航母的“船籍證”已經過期,,要求他立即辦理新的“船籍證”,。張勇馬上辦理“船籍證”的相關手續(xù)。
2000年4月5日,,張勇又接到北京通知:根據上級指示精神,,要將全部有關“瓦良格”項目的文件和印章送交北京。張勇立即整理與“瓦良格”項目有關的文件,,然后帶著文件和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印章送往北京,。
2000年4月8日,北京市將所有與“瓦良格”相關的文件,,包括購買合同,、公司印章等,全部移交給中船重工集團公司,。
張勇沒有參加文件正式交接儀式,,不過心里還是非常欣慰:“瓦良格”的全部資料都是從我手里交出去的,等于把“瓦良格”交給國家了,。自己忙了這么長時間,,雖然個人沒有獲得什么經濟效益,但是幫助國家把這個早就想買卻沒有買成的航母買回來了,,這也算是為國家做了一點貢獻吧,!
2000年5月14日晚,張勇接到通知,,讓他盡快趕到澳門某某大律師樓去,,“以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名義給胡基政和牟安成兩位先生做一份法律大授權書”。
胡基政是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總工兼軍工局局長,,牟安成是軍工局副局長,,他們要以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的名義去烏克蘭辦理“瓦良格”項目有關事宜。張勇第二天一早便趕往澳門,,在某某律師樓為胡基政和牟安成辦理了一份《授權書》,。
在“瓦良格”項目上,邵淳是決策層的主角,,張勇是執(zhí)行層的重要人物,,而且是唯一從頭到尾參與“瓦良格”項目第一階段工作的負責人,也是唯一在境外操作“瓦良格”項目的負責人,。他先后任職于七家為“瓦良格”項目工作的公司,,分別是:北京泰信達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海南隆泰源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香港達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香港達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北京東方匯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股東);香港匯中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澳門創(chuàng)律旅游(娛樂)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上述公司是分階段與“瓦良格”項目同行的,而張勇則是在不同階段都與之同行的參與者,,直到把這個項目交給國家,。為此,他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張勇所任職的達程公司于1998年下半年停止了一切業(yè)務,,全力投入“瓦良格”項目。在“瓦良格”項目移交國家后,,又為其做了許多工作,。2000年底,曾經為“瓦良格”項目做出重要貢獻的香港達程公司宣布關閉,,員工解散,。
達程公司的關閉,對張勇個人后半生的生活影響很大,。公司沒了,,他也就沒有了生活的來源。
1938年出生的張勇,,2000年結束“瓦良格”項目后,,他已經62歲。在香港,,他既沒有退休金,,也沒有社保、醫(yī)保等福利,。如今他已經80歲,,身患多種疾病,生活,、看病的實際困難很多,,由于邵淳的問題還沒有結案,邵淳承諾給他的股份也無法兌現,。
邵淳對張勇的人品評價很高,,他說:“張總要和老徐一樣,早就發(fā)大財了,!”
張勇自己也說:“從我手里過的錢上億元,,都是我簽字,,在那撈錢很容易。要是有私心,,隨便撈,。那時就沒想這個事兒!”
(作者李忠效,,筆名:鐘笑,。海軍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歷任潛艇輪機兵,、輪機班長、輪機軍士長,、宣傳干事,、創(chuàng)作員、潛艇副政委,、創(chuàng)作室主任等職,。1974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1978年開始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1989年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要著作有:長篇紀實文學《我在美國當律師》、《我在加拿大當律師》,、《聯合國的中國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報員沈安娜口述實錄》,長篇小說《酒浴》,、《翼上家園》,、《從海底出擊》,作品集《升起潛望鏡》,、《藍色的飛旋》,、《核潛艇艇長》等20部,并有電影《恐怖的夜》(編�,。�,、電視連續(xù)劇《海天之戀》(編劇),、文獻紀錄片《劉華清》(總撰稿)等多部,。)
責編:向瑞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