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 題:習近平與青年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黃玥,、高蕾
一個國家的進步,鐫刻著青年的足跡,;一個民族的未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跨越半個世紀,,從溝壑縱橫的陜北高原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關心青年的成長,。與青年通信,,同青年談心,參加青年活動,,常把青年記掛心間,。深情囑托、誠摯盼望,,為青年在奮斗前行的道路上點亮航標,、指引航程。
尺素傳情,,真情流露
寫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
時隔30多年,,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曹兵海仍然記得1983年12月的一天,,他和其他幾位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正定籍的同學一起讀信時的感動。
信,,來自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
“農(nóng)村迫切需要農(nóng)大學生,農(nóng)大學生同樣也離不開農(nóng)村,。可以說,,家鄉(xiāng)的40多萬父老鄉(xiāng)親都在翹首以待,,盼望著你們早日以優(yōu)異成績成就學業(yè),為祖國的四化建設挑梁扛柱,,竭智盡才,。”字里行間,,滿是求賢若渴的期盼,,滿是對異鄉(xiāng)負笈人的牽掛,。
信的落款一句“你們的同志 習近平”,拉近了家鄉(xiāng)書記同遠方學子的心,。
受到習近平同志的真情感召,,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1984屆至1987屆正定籍51名大學生中有一多半人回到正定工作。
當年陸續(xù)回鄉(xiāng)工作的大學生,,如今已在當?shù)剞r(nóng)業(yè),、畜牧、林業(yè)等一線部門獨當一面,,他們中還走出了多位石家莊市,、河北省乃至全國的專家。
這是“晉中市青年農(nóng)民聯(lián)合會”部分成員的拼版照片:上排左起為程子昂,、周磊,、李富春;下排左起為郝衛(wèi)芳,、馬淵杰,、盧飛飛(2019年4月攝)。在山西晉中有一個“青年農(nóng)民聯(lián)合會”,,一群30歲上下的“新農(nóng)民”,,告別“海歸”、設計師和教師等身份,,一頭扎進黃土高原,,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奮斗姿態(tài),在綠色田野上書寫著青春答卷,。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一封封書信,,一段段寄語,記錄著習近平同志求才思賢的真情,。
2000年到2013年,,河北保定學院近百名畢業(yè)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
對于扎根西部的青年人,,習近平總書記感同身受,,“我在西部地區(qū)生活過,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識,,那里的發(fā)展需要人才,。”
“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yè),,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2014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許從中南海傳到邊疆遠塞,飛進支教青年的心坎上,。
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百里杜鵑管理區(qū)大水鄉(xiāng)大石村大石希望小學,,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第十六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陳倩雯在和學生交流(2020年9月9日攝)。新華社發(fā)(李華 攝)
贊許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用知識和愛心熱情服務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勉勵大學生村官“熱愛基層,、扎根基層,增長見識,、增長才干”,,囑咐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團隊“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
一紙信箋,承載著始終鼓勵青年向下扎根,、向上成長的諄諄教誨,。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筆友”中,還有不少外國青年,。
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市,,執(zhí)筆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北奈爾斯高中一年級學生肯德拉·李(右)和參與寫信的高中三年級學生塞雷娜·邁耶斯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2019年4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汪平 攝
“我們覺得您是好人,,也很帥,!”2019年2月,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中文班學生,,在給習主席的中文信結(jié)尾袒露心聲,。
很快,他們收到了習主席的回信,。習主席不僅稱贊他們“漢語書寫工整,、用詞規(guī)范,‘太棒了’”,,更寄語他們“為增進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
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后排右一)與致信習近平主席的學生們在一起(2019年3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這份喜悅,,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師生們和日本青年中島大地等也感受過,。
“愿你們青春正好、不負韶華,,都能成就夢想”,,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學生盧多薇卡用信中的話鼓舞自己。
“這是對我多年堅持的最好肯定和認可,,讓我非常感動,。”一封信種下并堅定了一名日本青年做中日友好使者的理想,。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寄望于青年。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信箋對話”,,于潤物無聲中,,滋養(yǎng)著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誼之花。
亦師亦友,,言諄意重
于青年學子,,習近平總書記亦師亦友�,!懊磕晡逅那昂�,,這個時間我是留給青年人的,到年輕人中間和青年學生相處,,到學�,?纯础,!�
信守承諾,,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走進青年學子的“課堂”,談夢想,,論志向,,說信仰,做青年人前進,、追夢路上的領路人,。
1970年4月,當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遨游太空時,,陜北黃土地上,,一名17歲的青年,激動萬分,。40多年后,,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的第一個青年節(jié),習近平來到見證新中國科技強國夢的航天城,,參加共青團“實現(xiàn)中國夢,、青春勇?lián)敗敝黝}團日活動,聆聽廣大青年抒發(fā)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發(fā)展的青春感受,。
“我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振興中華的歷史進程緊密相聯(lián),�,!绷暯娇倳涻r明指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
在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施工現(xiàn)場,,青年團員進行水準儀調(diào)校技能比賽(2019年4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中國夢熠熠生輝,,偉大的召喚指引青年懷揣夢想,,大步前行。
中國有夢,,青春無悔,。“把自己的夢和祖國的偉大事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將奮斗的平臺放在祖國偉大事業(yè)上,,才能成就你們的理想�,!绷暯娇倳浹普T的話語,,令廣大青年學子收獲了關于青春的更多思考。
身處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青年工作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鮮明提出青年成長應該遵循的價值坐標——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五四運動策源地北京大學,,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的生動比喻,指出價值觀教育要抓早,、抓實的重要性,。
4月20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電視劇《覺醒年代》陳獨秀扮演者于和偉(前左),、李大釗扮演者張桐(前右)與北大學生同臺演出。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壯大,,需要很多力量來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給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成為當代青年修身立德的八字箴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3月2日,焦裕祿紀念園干部張繼焦(右一)在河南蘭考縣展覽館為參觀者講述焦裕祿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3月2日,,參觀者在位于河南蘭考的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1966年,還在上初中的習近平,,讀到了穆青等同志采寫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件事一直影響著我,。直到我從政,直到我擔任縣委書記,,后來擔任總書記,,焦裕祿精神一直是一盞明燈。學習焦裕祿精神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017年五四前夕,在中國政法大學“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把自己的“偶像”介紹給了青年們,。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歸結(jié)到一點,就是堅定跟黨走,,他一生都在為黨分憂,、為黨添彩�,!绷暯娇倳浾f,,不忘這個初心,是我國廣大青年的政治選擇,,也是我國廣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言傳身教,不負韶華
以身教者從,。習近平總書記結(jié)合自己在成長路上的切身感受贈予青年的人生箴言,,點燃青春激情,喚醒成長渴望,。
在甘肅省永靖縣小嶺鄉(xiāng)土門村土門小學,,校長鮮虎(中)帶領全校師生合影(2018年4月26日攝)。在地處甘肅省永靖縣城以西約50公里的干旱貧困山區(qū),,1989年出生的鮮虎和妻子蒲顏梅克服困難,、忍受寂寞、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為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奉獻青春年華,。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總書記以身作則,倡導青年“自找苦吃”——
在延安插隊時過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
“我對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習近平同志常用這句話來自省修身,,正己正人,。
梁家河大冬天下到糞池里起糞,他干得最多,,每次都是第一個主動跳下去搶著干,。習近平同志說,只有跨過了勞動關,,樹立了“自找苦吃”的想法,,才能砥礪思想,讓你的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也讓老百姓更加信賴你,。
總書記嚴以律己,激勵青年練就過硬本領——
勤奮學習是青春遠航的動力,,增長本領是青春搏擊的能量,。
2013年,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到農(nóng)村插隊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峁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我并不覺得農(nóng)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F(xiàn)在條件這么好,大家更要把學習,、把自身的本領搞好,�,!�
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官兵進行體能訓練(2018年6月22日攝)。新華社發(fā)(胡善雨 攝)
總書記分享心得,,指引青年堅定理想信念——
從青年時期開始,,習近平同志就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智慧的滋養(yǎng)。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學考察時,,面對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龐,總書記分享了他的讀書心得:“那時候,,我讀了一些馬列著作,。15歲的我已經(jīng)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在讀書過程中通過不斷重新審視,,達到否定之否定、溫故而知新,,慢慢覺得馬克思主義確實是真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確實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我們走的社會主義道路確實是一條必由之路,。這種通過自己思考、認識得出的結(jié)論,,就會堅定不移,。”
每每同青年對話,,習近平總書記都衷心希望每一個青年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
總書記希望青年教師成為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鞭策青年官兵“爭當訓練尖子、技術能手,、精武標兵”,;勉勵青年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青年一代培養(yǎng)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畢業(yè)生參加畢業(yè)典禮(2019年7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今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考察,內(nèi)容涉及美育,、創(chuàng)新,、體育等多個方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指引下,,當代青年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起跑、沖刺,。向著目標奔跑的國家,,盡是青春的模樣。
【責任編輯:周勇
】